疯抢红包,三种心理在作怪
在各种QQ群、微信群、微信朋友圈里,“红包口令”层出不穷。很多人不论吃饭、坐车、走路,都低头紧盯手机,生怕错过了红包。有人晒出了自己的“红包闹钟”,有人列出了日程表,总结“抢红包攻略”,还有人专门开发了抢红包手机软件。这背后究竟透视了国人怎样的心理?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心理成本:从心理成本角度看,抢红包付出的成本很小,却有以小搏大的可能性。只要摇一摇,截屏幕,不付出一分钱就可能抢到几元甚至是数百元。引发从众的行为,其中也不乏不劳而获的想法在作怪。商家正是利用人们这样的心理成本计算方式,来推广他们的产品或新的网络支付模式。
社交需要:除了时间成本低,网民还有一大特点:喜欢热闹。收发红包是一种社交行为,也是春节期间促进人与人之间情感联系的传统的方式,这次同样被搬上了网络。一抢一送之间,说明人们在社交群体中需要存在感,以及渴望交流的内心愿望。
英国人类学家曾经推算人类社交能力的上限,能稳定维持的关系不会超过150人。但是现实生活中,多数人的联系数目可能早已经超出这个数字。这么多关系如何维系?在网络时代,点赞、群发短信等就成为捷径。在任何时候,人类渴望与他人产生更深层的连结,抢红包活动正是对这样一种深层次心理联结需要的满足。
稀缺心理:美国科学家提出了“稀缺心理”概念,指的是当我们感到缺少某种东西时,思维会集中在眼前的迫切需要上,进而全面调动起热情和能力,做事更专心,还会更敏锐地去捕捉到“分红”、“红包”这样的字眼。
把“抢红包”当成一种休闲娱乐活动,业余放松一下无可厚非,但有的人数十次与红包擦肩而过,郁郁寡欢;有的人没日没夜地盯着各种红包的来源,不休不眠,甚至得了眼病,还有的人误入陷阱,泄露了个人账户等信息,就像有人说的那样:“有抢红包那种时间,不如学点东西,勤劳致富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