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中午12:20左右,市二医院耳鼻喉科主任谢红卫接到急诊科的电话,一位患者需要急会诊。
患者,男性,65岁,最近遇到了不省心的事,平常很随意的动作,如躺下休息、或转头的一瞬间,会突然感到剧烈眩晕,直觉得眼前天旋地转,上下翻飞,要不是急忙蹲下来或抓住了身边的东西,好几次差点就踉跄摔倒。今天中午12时,患者突然感觉头晕、恶心甚至呕吐,脸色苍白,只能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一动就天旋地转,家属赶紧将其送到市二医院急诊科。谢主任经过询问病情,查看头颅CT报告,在排除了颈椎病、高血压等疾病后,对其进行前庭功能检查,最终诊断其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疾病,或者叫做“耳石症”, 谢主任决定对患者进行手法复位治疗。
经过不到10分钟的复位治疗,当谢主任让患者转头试试看时,患者先是小心翼翼地转了转头,那令人恐慌的眩晕没有出现,随后,他又大胆地左右活动头部,依然没有出现眩晕。没有吃药没有打针,让人天旋地转的疾症居然被治好了。患者和家属忍不住高兴地说:“真是太神奇了,医生谢谢你,我终于又恢复正常了!”
患者和家属都觉得谢主任这治病方法太神奇了,也觉得这病太奇怪了,以前听都没有听过这种疾病。“耳朵里还有石头,而且还会移位?”患者充满了好奇。
谢红卫介绍:耳石症又叫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内耳眩晕性疾病,多数人以眩晕为主要表现,同时发作的时候可能还伴随有出汗、恶心、呕吐等症状,导致患者比较恐惧紧张,而且这类疾病会在短期内反复频繁发作。
耳朵里确实有“石头”,不过非常小,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在内耳的椭圆囊和球囊上都有一种感受直线加速度的结构,称为囊斑,它的表面有一层耳石膜,有很多碳酸钙的结晶,我们称为耳石。耳石是一些灰色的微细碳酸性物质,黏附在内耳中的前庭内,主要功能是让人体感应直线加速度。在内耳中,负责平衡的半规管同椭圆囊相通。半规管上感受平衡和运动的结构像一个小山嵴,称为壶腹嵴,主要是感觉旋转速度。在某些情况下,例如老年性的衰老,内耳供血不足,中耳炎,等等很多原因,都可以引起椭圆囊的囊斑发生蜕变,导致耳石脱落,脱落后有可能掉入半规管内,甚至嵌顿在壶腹嵴上,这时如果坐起躺下或翻身转头的时候,耳石的移动就会刺激到壶腹嵴,产生剧烈的天旋地转。这种眩晕只是在头部倾向某一方向时发生,持续时间仅数秒至数十秒不等。
其实有不少人有过这样的经历:早晨起床坐起或晚上睡觉躺下时,或者半夜向一侧翻身时,突然出现剧烈的天旋地转,往往伴有恶心呕吐等。严重者抬头低头也会眩晕,而且眩晕也是一种病。很多患者出现眩晕首先都考虑神经内科治疗,还有很多人认为是颈椎病,导致误诊。实际上据统计,70%-80%的眩晕都由耳朵引起,最常见的最是耳石症,还有梅尼埃病、前症神经炎、中耳炎导致的迷路炎等,所以眩晕患者一定要到耳鼻喉科检查。
谢主任介绍:“耳石症”治疗上首选手法复位治疗,手法复位治疗简单易行,疗效可靠,费用低,多数患者1-2次复位后可完全治愈,部分患者数日或数年后可能复发,可再复位。患者平常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饮食上低盐饮食,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助于保持平衡功能。
目前,市二医院耳鼻喉科已设立专门的前庭功能检查治疗诊室。自2019年6月至今,谢主任大约接诊了近百余名“耳石症”患者,谢主任说:如果出现眩晕、恶心、呕吐,应积极去医院耳鼻喉科检查确诊,不可盲目治疗。
谢主任在为患者进行手法复位治疗
(供稿:耳鼻喉科 吴丽)
专家名片
谢红卫
市二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萍乡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
从事本专业20余年,对耳鼻咽喉的危重病人的抢救及疑难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经验,擅长中耳炎、耳聋耳鸣、嗓音及咽喉头颈肿瘤的治疗,尤其是对鼻窦炎、鼻腔肿瘤和过敏性鼻炎等的治疗有较深的造诣。
专家坐诊时间、地点:每周一全天 门急诊医技大楼301诊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