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肖锋
作为一名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多年的医生,我发现近年来脑外伤患者越来越多,其中有千奇百怪的外伤原因:车祸伤、高处坠落伤、撞伤、刀割伤、枪击伤、烧伤、烫伤、化学灼伤、蜂虫叮咬伤……。而我国人民的基础医疗知识普遍较差,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损失,也闹了许多笑话。如果遇到这些情况不必惊慌,当然也不可掉以轻心。在此我总结了几个常见的误区,希望对大家有些帮助。
误区1:伤口上撒“白粉”
有些人喜欢在伤口上撒上白药、烟丝、烟灰或消炎粉(抗生素)再包扎,也有用卫生纸压迫的,却不知道这样是人地增加了污染,卫生纸被血浸湿后会变成烂絮状粘在伤口上,为洗干净这些“白粉”,医生要多付出多少时间和精力。而且医学上是禁止在伤口上直接外用抗生素的,那样做会增加耐药细菌的产生以及增加发生药物过敏的可能。应该找干净的布类物品(如干净的毛巾、衣物等)压迫止血或包扎即可。
误区2:头皮小伤口不必先处理
头皮的血液供应比身体其他部位丰富得多,一旦头皮裂伤,哪怕是小伤口,也可能出血凶猛。这种出血也可能是不易观察到的内出血,如不尽快控制,伤员易在短时间内发生出血性休克,甚至死亡,尤以儿童为甚。因此在全身其他部位同时有伤口出血时,只要不是大出血,应首先处理头皮出血,不能及时到医院缝合,也要加压包扎起来。
误区3:伤在头上出了血就好
脑外伤是医疗上的统称,包含了头皮外伤和颅内出血,没有脑内伤与它对立,看不看得见出血只是有没有皮肤黏膜破裂口的问题,不能反映伤情的轻重,患者外出血再多,也不能说明颅内不出血;判断伤情轻重主要还是要以病情的观察(如神智的变化)和各项医疗检查结果(如CT或磁共振)为依据。如果是皮外伤,那当然是不出血更好,如果是颅内出血,伤口流再多血内出血也不会减少,只会增加休克的可能,反而更不好。
误区4:立即拔除骨片及异物
头颅内也有大血管,在没有开颅手术条件的情况下,切不可轻易拔除骨片或异物。因为它们可能已刺伤脑部粗大的静脉窦或大血管,在未拔除时,可能还未出血,一旦拔除,可能会造成难以控制的大出血而失去抢救时机。遇到此种伤情,只能送往有条件的专科医院或由神经外科医生立即手术治疗。
误区5:鼻腔和耳道出血赶快堵
发生脑外伤后,如果伤员鼻腔或耳道流血不止,说明有颅底骨折可能。此时,绝不能用棉球或其他物品堵塞。因为血液在堵塞后不能外流,就可能返流入脑内,从而带入细菌造成颅内感染,或造成颅内血肿,均可能导致患者死亡。正确的做法是让伤员采取半卧位,使头部抬高,拭去外流的血液,予以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经过以上处理,大多数伤员的颅底骨折处伤口会在一周到两周内自行愈合。
误区6:昏迷后清醒说明病情已好转
伤员昏迷后的清醒不是进了保险箱,在头部受伤后或更长的一定时间内,也有在发生昏迷后清醒,之后又昏迷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医学上叫中间清醒期,这是颅内血肿的特有表现,此外,脑损伤的水肿期为一到两周,两周内都有因脑肿胀至病情加重患者昏迷的可能。在此期间,如能及时实施各种治疗乃至开颅手术,就有可能取得很好的疗效。如不能及时发现这一变化,随着时间的延长,伤员会失去手术时机。为此特别强调:不管在伤后多长时间,只要昏迷的伤员一度清醒以后再次出现昏迷,就可以考虑地诊断为颅内损伤病情加重,应立即完善检查明确病情,必要时实施开颅手术治疗。
误区7:越大的医院越会治病
我国的民众都相信庙越大和尚越灵,而脑外伤专科却有其不同的特点。我国的神经外科虽然是以治疗脑外伤起步的,但是现在省一级的医院已经是以治疗肿瘤以及血管疾病为主了,而地方上的市一级医院以治疗外伤病人居多,对于外伤患者甚至有的县级医院都游刃有余。外伤患者病情常常是重且急,在大医院排队等不起,而在就近医院紧急救治才是正理,如果当地医院水平救治不了,也会初步处理后主动告知病人和家属,再转院治疗或请专家救治也就多了一层保障。
在现实生活中,如遇到脑外伤患者,首先要观察其呼吸道通不通畅,只有通畅的呼吸道才能保障生命;其次要观察他的神智,从伤者的清醒、嗜睡、浅昏迷至深昏迷,可反应病情的由轻至重;再次是看他有没有伤口,除耳鼻出血外都要立即以布制品加压或包扎止血,而伤口中的异物或断骨片不可拔出也不可受压,以避免再损伤并减少出血。而其他如血压、脉搏、CT及磁共振的检查以及打针输液等治疗就需要医疗器械和有经验的人员来进行了。